第109章 用《易经》研究数学(1/3) (第1/2页)
“不愧是青山呐!”
林校长手里捧着那个文件夹,喃喃自语道。
段永明瘪着嘴。
说不看的是,现在吹上天的也是你。
好好好,好话歹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完了。
“老段,你看,这写得多好啊!”
林校还不忘拉着段永明一起欣赏。
“那就这么办了?”
段永明可懒得跟他在这唠唠,他要忙着去做别的事情呢。
“这里东西这么多,就这么贸然直接改,学生们估计要接受也有点难度。”
林校长想了想。
“我给它按照接受程度再划分一下,分三阶段实施吧,可行就安排上,三周时间让学生逐步适应。”
林校长也不是没点东西的。
没点东西他真能把龙江实验给带到和龙江一中并驾齐驱的高度?
龙江实验内部教改的事情。
暂时只有段永明和林东两人知道,林东需要凭借自己作为校长的经验进行评估判断,最终转化可行。
他说自己是这学校里最懂龙江实验的人,真不是说大话。
不过。
许青山那边把这份材料交给段永明之后,就没有再想这边的事情。
就算之后组建了清北小班,他会把自己物色好的几个同学也带过去,然后偶尔带带他们。
但这种事情是互惠互利的。
许青山现在有那个资格去指导这帮龙江实验最顶尖的学生,他也同样可以在用新的方法指导的过程中,继续稳固自己在应试教育中的能力。
其他时间,他将完全投诸于概率论中。
许青山现在对于概率论确实很感兴趣。
其实概率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搞哲学的,但他也确实关注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然性是根据原因和规律性发生的事件,而偶然性是没有明显原因或规律的事件。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
但大的要来了。
咱们的老祖宗把这种必然与偶然的区别与联系,直接创作出了《易经》。
周易流传数千年,迄今依旧是许多人的研究对象。
搞哲学的研究周易,搞数学的研究周易,搞神学的也研究周易,就连搞气象学的也研究周易。
像许青山这种都不知道是搞什么的家伙,现在手上也拿着一本《易经》。
“不是,山儿,伱这.你不是要看数学么?怎么看着看着看到周易去了?”
叶新城看着许青山正神神叨叨地翻着那本看起来就很神棍的古籍,又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数学卷子。
他突然觉得自己和许青山之间的鸿沟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了。
“我学概率论啊,看周易不是很正常么?”
许青山见叶新城不解,只能花点时间和他解释了一番。
“来,你看看这张图。”
许青山把书挪到了叶新城的面前,让他看那张八卦图。
“我看不懂.”
叶新城两眼昏花,他根本认不清上面哪个是哪个,是干嘛的。
“看不懂就对了。”
许青山指着这张图说道。
“周易里的八卦图所对应的六十四卦象,就是我国在文明早期探讨随机现象的表征之一。”
“这六十四卦由六爻组成,每爻有阴和阳两种状态,分为阳爻和阴爻。”
“古人用投掷三枚铜钱的方法来随机产生六爻的状态从而形成最后的卦象,然后结合易经的爻辞以及时间的干支来占卜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这其实就是通过抛硬币来模拟了随机现象、随机过程的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概率学。”
许青山这么讲了一通。
叶新城似懂非懂。
犹豫了片刻,他还是问出了自己的好奇问题。
“所以周易算命到底准不准啊?”
许青山无语地看了叶新城一眼。
“你还是做你的数学卷子去吧。”
不过。
许青山用周易研究数学这件事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这也只不过是追溯一下人类文明对于概率论的初步认知而已。
叶新城看着许青山把《易经》收回桌里,又重新掏出了一本《概率论》。
他做着题,但余光总能瞄到那本《概率论》的封皮。
有点心痒痒。
“那概率论就是从几千年前就有的?”
许青山听到了叶新城的问题,放下了手里的书。
这小子问题真多。
不过想想费曼学习法,自己刚好讲给他听,看看自己的掌握程度。
“如果是狭义上的概率论,应该要从17世纪的古典概率说起来。”
“概率论的真正开端,目前公认的是来自赌博。”
许青山合上了书,一本正经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