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进京赶考 (第2/2页)
不少路过此地的考生听说之后纷纷前往。
许长安听了此事,也有些好奇,于是循着指点出镇后前行了四五里,果然,路边孤零零伫立着一幢院落。
走近一看,大门微开,看样子就是这里了。
于是,轻轻拍了拍门,然后推门而进。
前院空无一人,不过后院里却传来了一阵动静。
许长安进入后院一看,原来后院里已经有十来个书生聚集,有的坐在花架之下品茗,有的正在摇头晃脑吟诗。
看样子,都是慕名而来。
据镇子里的百姓说,那个幼娘长得花容月貌,是个大美人。
人美,又有钱,这样的女子自然让人心生向往。
关键五十两银子对于不少寒门学子来说,无疑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或许他们不贪财,但吃饭、穿衣、行路、书籍、笔墨纸砚哪样不要钱?
过了一会,一个丫鬟走了出来,宣布道:“我家小姐让各位公子各自题写一首诗词,需得是各位公子自己所作。
最后,我家小姐会从中挑选一位公子留下,其他未被选中的公子,我家小姐说了,也会赠送些许盘缠。”
随后,又有另一个丫鬟取来纸笔,让在场的书生题写诗词。
正当一众书生苦思冥想之际,许长安却已经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其实,这并非他所作,不过这个世界没有,那就是他写的。
等到所有书生写完之后,丫鬟一一收起送到里屋。
过了大约盏茶工夫,丫鬟又走了出来,问道:“请问,谁是许长安许公子?”
许长安上前几步,作了一揖:“正是在下。”
“恭喜许公子,小姐说,许公子留下,其他公子可一人领取二两银子的盘缠以作感谢。”
一听此话,在场的书生纷纷摇头叹息。
没选中有什么办法?
不过有一个书生却不甘心,大声道:“不知你家小姐是如何评断诗词的?可否将这位许公子的诗词当众念一念,也好让大家开开眼界。”
丫鬟迟疑了一会,道:“各位公子稍等,我去问问小姐。”
过了一会,丫鬟走了出来,手中拿着许长安写的那幅字。
“这位公子写的是一首词牌,词牌名为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等她念完之后,一众书生寂静无声。
过了一会,方才有人击掌而叹:“好词,好词,小生佩服!”
“许兄真是好文采。”
一众书生心服口服。
待到一众书生纷纷离开之后,一个丫鬟带着许长安走进里屋。
这时,许长安终于得见幼娘真容。
果然是个佳人。
“公子万福!”
幼娘上前盈盈福了一礼。
“姑娘不必多礼。”
接着,幼娘引着许长安到桌边坐下,桌上已经准备了一壶酒,还有几道精美的酒菜。
“小女子先敬公子一杯。”
喝了几杯,幼娘又走到琴边,一边抚琴,一边吟唱着许长安刚才所写的那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琴声美,歌声更美。
等一曲终了,许长安不由抚掌:“好,姑娘精通音律,嗓音甜美,让人听的如痴如醉。”
“公子见笑,不知小女子是否有幸听公子弹奏一曲?”
“既然姑娘有请,那在下便献丑了。”
于是,许长安坐到琴边,一边弹,一边唱了一首前世的歌曲:人生如此。
“人生如此,
浮生如斯,
缘生缘死,
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
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
情之至……”
这首歌虽是他前世的歌,但就算现在弹奏起来也不违和,有着浓浓的古风。
听着听着,幼娘不觉落泪。
许长安起身走了过去,说道:“姑娘是否有什么伤心往事?”
幼娘长长叹息了一声。
这时,许长安突然说了一句:“其实,我早就看出姑娘的身份,你早已离世……”
早已离开,那就不是活人了,是女鬼。
幼娘却没有一点惊讶的样子,凄楚地笑了笑:“其实公子一进院,小女子便知公子非普通人。”
“姑娘也非普通的女鬼,包括你那两个丫鬟,大白天的都能出现,而且阴气也远不如普通女鬼那么浓,可见你们也一直在修行。”
“公子好眼力。”
“在下有些好奇,姑娘为何要用这样的方法,吸引那些赶考的书生前来?
如果说是为了吸对方的阳气,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
而且,也不太可能修成如今的成果。”
幼娘的眼神变得有些飘移。
过了一会,终于讲起了她的故事。
幼娘出身于大户人家,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也颇有造诣,乃远近闻名的才女。
有一天,她与丫鬟一起上街买东西,在路过一个书画摊时,见到一个书生正在现场作画。
好奇之下便驻足看了看,发现书生作画的功底相当深厚,字也写的相当不错。
一时心动,便挑了一幅画。
书生现场在画上题了一首诗,更是拨动了幼娘的芳心。
回去后,没事便取出那幅字画发呆。
丫鬟看在眼中,心知小姐怕是动了春心,便悄悄去打听了一番,得知那书生名叫刘明,是个秀才。
其家境虽然贫寒,但却才华出众。
回家告诉了幼娘之后,幼娘又找借口去了书摊。
这次,为了多逗留些时间,故意让刘明现场画一幅画。
其实,刘明认识幼娘,也早就心生仰慕。
一个未嫁,一个未娶,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不觉间眼神交流,彼此有了默契。
之后,二人开始偷偷往来。
但纸包不住火,没过多久,幼娘的父亲知道了此事,不由大怒,将幼娘怒骂了一通,并关在家里不让出门。
毕竟,刘明家境贫寒,他可不愿让女儿受苦受穷。
但,关得了人,却关不了心。
幼娘依然还是通过府里的丫鬟,与刘明暗中通书信,写诗互诉相思。
同时,幼娘还对父亲说,此生非刘明不嫁!
……